從印度到中國
近期比較忙,今年電影節唯一看的就是這一齣印度電影。喜劇有地域性,跨過文化的界線,笑料可能打折扣。喜劇有地域性,因為優秀的喜劇演員,不少其貌不揚,不會藉一張俏臉,吸引各地影迷。
一邊看《從印度到中國》,一邊想起我們的《喜馬拉雅星》,人家看中國是這樣的張藝謀,但別忘了,我們看人家也是戴着有色眼鏡。
電影的情節、故事、拍攝和武打,都沒有太大值得談論的地方,猶幸一些近乎日式漫畫的處理,仍然可以逗得觀眾發笑。
電影節近年都選播寶萊塢的電影。只有這樣,電影節作為亞洲的重要影展,才不會遺漏。今年終於終於不選SRK主演的作品,也許也是時候讓香港的觀眾了解其他印度大明星。
看戲的時候,整個大劇院幾乎坐滿,要坐到Upper Circle才能找到位置,心想如果真的有片商發行公映,會有多少觀眾購票捧場?
這可能想得太遠了。電影節可以控制的,反而是可以把這一年一度的公映機會嘉年華化,例如鼓勵影迷以印度服裝、化妝或彩膾,增添觀影氣氣。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