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Name is Khan
節錄自《信報》和《金融時報》沙魯克汗這次來倫敦是為了宣傳新電影My Name is Khan(此片大破印度電影在英美的票房紀錄,在英國上映第一周便錄得近100萬英鎊的票房)。
主題異常敏感
沙魯克汗在戲中扮演一名於「九一一」動盪時期在美國生活的孤僻伊斯蘭人。我指出他用自己的名字做電影名稱可能有點奇怪。他傾身向前,在煙灰缸抖下煙灰,對我展開他那特有的迷人微笑。「人們都覺得我很傲慢,但我不是。我們為電影改名時,我告訴卡蘭(Koran Johar,本片導演,也是沙魯克汗的好朋友),人們現在會說我們開始用我的名字做電影名稱了。」我以為用「Khan」來命名是因為那明顯是伊斯蘭的姓氏。但沙魯克汗只說這個名字與角色吻合。「他(電影主角)對大部分人都有意見,包括自己的妻子。他無法講自己的名字因為『Khan』應該是用喉頭蓋(epiglottis)發音的。」他說,然後示範用喉嚨後部發音。
雖然這部感人的愛情電影是典型的沙魯克汗作品,但主題卻異常敏感。印度以印度教為主,沙魯克汗本身是伊斯蘭教徒,而他的妻子是印度教徒。他極少在電影中碰觸宗教或種族問題。這部新片會不會是印度電影趨向處理更沉重主題的徵兆?
「我從未想過電影是要來改變社會的……我不是輕率,但我相信,我所做的任何電影和演出主要目的是盡量娛樂更多人。」他停了一下,傾身按息香煙。「但可能當你達到我這種明星地位或擁有那麼大的感染力時,你就會有更大野心,心想也許我可以在娛樂中投入更多自己的觀點。」這些年來,沙魯克汗演過很多角色,從老練的黑社會頭子到沉溺酒精的情人到輪迴再生的演員。他從寶萊塢另一傳奇人物巴赫卡安(Amitabh Bachchan)那裏接過印度版「百萬富翁」節目的主持人之職。但他最為人熟悉的仍是他在「masala」電影 (混合歌舞的愛情電影)中的演出。「你看,我喜歡masala,享受masala帶來的樂趣。如果你想讓所有人認識你,這是非常重要的。印度人面對很多實際問題,需要有人帶他們逃離現實幾個小時。」我說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場masala。生於1965年的沙魯克汗有一個姐姐,兩姐弟在新德里一個中產家庭中成長,他後來到基督兄弟會(Christian Brothers)經營的聖高林巴(St. Columba)學校上學。其父親米爾塔傑(Meer Taj Mohammad)於1928年在白沙瓦(當年是印度領土)出生,經營一個不太穩定的運輸生意,曾是爭取印度擺脫英國統治的戰士。在1980年,沙魯克汗十四歲時,米爾塔傑死於癌症。他們兩姐弟由母親帶大。他母親是地方法官,並經營餐廳和貿易生意,於1991年去世。
沙魯克汗擁有漢斯主權學院(Hans Raj College)的經濟學學位,但是未有完成大眾傳播系碩士的課程。在八十年代後期離開大學後,他獲得演出電視連續劇的機會。我問他是否認為自己是個認真的演員。「我是個了不起的演員啊。」他以開玩笑的口吻說,然後把吃完了的碟子放到桌上,開始更認真地回答我的問題。
「我沒有必要嘗試解釋我演戲有多認真。」他說。「我覺得藝人不應該說:『我對我的工作很認真。』我的工作應該是當你看到我的作品時,會覺得那也可以是你。這是我為什麼會成為明星,因為看了我演出的男生及女生,95%會想:『我也做得到。他又不是長得特別好看。』米高堅(Michael Caine)曾很漂亮地說:『我在電影中演出時,不是嘗試讓你們看到我演得有多棒,或我在演什麼,而是嘗試做一面鏡子,讓你們知道這就是你們自己做的事。』」
「去歌舞表演化」
寶萊塢電影在海外居住的印度人之間可能很受歡迎,但需要如何吸引其他西方觀眾?我指出,如果印度電影可以做些歌舞以外的事,可能有助打入西方主流電影市場。
事實上,沙魯克汗為沒有歌舞表演的印度電影創造了一個詞「去歌舞表演化」(uncabaret-ifying)。這個過程正在進行,但沙魯克汗強調,音樂將繼續是印度主流電影的重要部分。「如果我去看成龍的電影,我一定要看到功夫,印度電影也是這樣,如果沒有音樂,那就讓人有些失望了。」他點起另一支香煙,一名進進出出的公關人員給了他一杯咖啡,我正好問到他這樣的一位超級巨星如何處理家庭生活。他和妻子戈麗(Gauri)於1991年結婚,有兩名子女──十三歲的兒子阿里安(Aryan)和十歲的女兒蘇漢娜(Suhana)。 他說自己發展出一個巧妙的心理架構來處理其巨星地位。他相信自己的魅力來自他是一個「平凡人」,但如果名氣開始蓋過了這個平凡人的自我,這種魅力便會消失,於是他決定把自己─作為丈夫和父親的沙魯克汗─視為超級巨星品牌沙魯克汗的員工。
「我認為自己與觀眾之間的連繫是我的中產身份。我是一個非常簡單直接的人,沒有不可思議,不是以明星概念來宣傳,這很重要。但誘惑是有的,我如何避開?我會想:『你知道嗎?我應該把自己當作僕人;我應該是一個員工,一個工作得非常出色的員工。』」那怎樣才算表現出色?「繼續做一個簡單直接的人,像二十年前初入行時那樣的工作,把每部電影中當作是我第一部,也可能是最後一部的作品。」他續道:「當我在台上時,我覺得自己是那麼有力量,不可能出任何差錯,什麼都難不到我。我到任何地方都有十萬人及十萬架攝影機跟着,讓我覺得自己是無敵的,但那不是真的。我的肩膀剛受了傷,我曾弄碎膝蓋(為電影拍攝特技鏡頭時)。我剛剛無法向兒子說明一條數學題。我怎可能是無敵的呢?因此,我實在是個小人物,不過,是的,我正在為一個很重要的人工作。」沙魯克汗一家住在一座大孟加拉式平房,名為「願望」(Mannat),位於有錢人聚居的班德拉(Bandra)住宅區,接近孟買的北部海岸。沙魯克汗告訴我,他周末拒絕接電話。當他與子女看電視的時候,在他家裏走來走去的秘書會嘗試要他作出與商業有關的決定。「我在看《樂壇Teen后》(Hannah Montana)時做過一些最重要的商業決定,有好有壞。」我們的話題回到孟買上。孟買是個混合印度所有族裔的大都會,但當地政客對外來者變得愈來愈有敵意,包括沙魯克汗這些來自印度其他地方的人。沙魯克汗拒絕讓這些偏見標籤自己。「我是個演員,我是印度人。我的父親曾為國家自由而戰。我相信無論是國家或者人民,都不應該把人分門別類。」
Labels: Shah Rukh Khan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