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aasa (1957) 《求之不得》 ﹣﹣ 鞭撻偽善社會的經典傑作
Pyaasa (1957) 《求之不得》是寶萊塢導演Guru Dutt風格全面成熟之作。故事講述詩人Vijay,以失業貧窮等社會陰暗面為創作題材,詩雖美卻不為人所悅,曲高和寡潦倒街頭,舊愛捨他而去,兄長視他為無用的廢物,只有一名風塵女子欣賞他的才華。故事的神來之筆是安排 Vijay 被誤傳死訊,風塵女子傾盡所有將詩作出版。《暗影詩集》一出,洛陽紙貴,在生的人爭相吹捧「已死」的詩人。詩人現真身,卻被各方既得利益勢力阻撓,世態炎涼,前倨後恭,雖親人至愛,亦難敵人性的弱點。
Guru Dutt 喜愛的推軌、特寫、焦距、強烈光暗對比、恰到好處的剪接,還有踱步場景,在這齣電影中運用得揮灑自如,每一個signature都對推演劇情,帶動觀眾情緒起作用,是一名電影作者巔峰期的成熟表現。對故事結構的掌握進退有度,即使間中有的惹笑歌舞也不會衝散電影的主調,更勝其後另一佳作《紙花》,不會像後者般硬塞一段來娛樂觀眾,打斷電影的主旋律。
我最喜歡的是風塵女子在天台遙望詩人一幕歌曲 ﹣﹣"Aaja Sajan Mohe Ang Lagalo", 剪接、焦距、遠景中景近鏡的蒙太奇,簡直就是廿五年後,廿世紀八十年代的MV模樣,只差沒有用手搖鏡頭。另一歌曲 ﹣﹣"Jaane kya tune kahi" 則盡現導演迷醉的推軌和踱步追尋場面。這是男女主角初遇男追女一段,跟天台一場女對男心生傾慕,可望卻不可即一段,前後相映成趣。
不過,真正將 Pyaasa 推上殿堂的,不只是技巧的嫻熟和超前,而是電影展露出導演對現代社會的偽善、世俗人對名利的追逐等人性醜惡一面的尖銳批判。Guru Dutt 雖然似乎深受蒙太奇美學影響,但他不是愛森斯坦,沒有用光影叫人革命,但卻也不留情面地向各種惡行和虛偽鞭屍。
片初,男主角提醒二哥年幼時也曾保護受傷幼鳥,卻遭二哥搶白:「因為我那時是小孩,而你,到現在還是小孩。」童真,被生活和成長磨走了。人,怎能再美?詩人縱使想保住人世間一點真善美,也不容易。
到了歌曲 ﹣﹣"Jinhe naaz hai hind par" 時,詩人從紅燈區中看到妓女如何被欺壓,連停下來照顧哭啼中的嬰兒也不獲恩客容許。人,難道連一點側隱之心也沒有嗎?聖雄甘地的身教言教,喚來共和國在1947年成立,但立國十年,這個新生國家是怎麼模樣?國人得到什麼?社會最弱勢的社群又能否得償創立國家的甜美果實?
Guru Dutt 用詩人 Sahir Ludhianvi 譜出的悲歌嚴厲地向現實發出詰問,但戲肉還未到來。神來之筆,是令男主角「起死回生」一幕,他「死後揚名」,被社會捧為偶像,受各方供奉,但這又代表什麼呢?是代表他一直渴求的認同得到了?是他所珍視的真善美在社會偏地開花?還是他所痛恨的一切,借着他的「屍身」,更放恣地張牙舞爪?
此一刻,電影已經超越了南亞的地域和年代的時空,觸摸着普世人性黑暗的深處。難怪 Sahir 要男主角頌歌 "Yeh Duniya Agar Mil Bhi Jaaye",狂呼要將它投進煉獄火海。有趣的是,此時男主角失去了西裝褸,披着白袍的樣子,跟《十戒》(1956)中查爾登希斯頓飾演的摩西,從山上下來怒擲十戒前的模樣,竟有幾分相似。
當然,男主角沒有如摩西般衝擊惡行,因為這也不是 Guru Dutt 的性格。他就像《第七封印》裡的知識份子,對世人不無憐憫,但太多的思考,反而不如低下階層直接了當,義無反顧的行動。人生的確有很多悲劇,而對悲劇了解甚多的希臘人曾經說,打開了潘朶拉的盒子,放出那麼多妖魔鬼怪出來,最後還是有一樣叫「希望」的好東西,而希望,需要靠行動才能活起來。
Labels: Guru Dutt
1 Comments:
早前我在HKIFF也看了這套戲,覺得套戲充滿強烈的諷刺。看到VIJAY身邊的人都是偽善,看得心酸,替他不值。最後否認是詩人和與風塵女子在雨中離開的那幕,就像是對現實社會的示威。可惜的是現實中,有多少個人能抱著理想有出頭天!?這正是小弟看後最大的感觸~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