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31, 2010

一個呼籲

近年電影節每年都選映印度電影。忽發奇想,不如印片迷盡量坐在 "I" 行,或 "B" 行。

Wednesday, March 24, 2010

Without a trace

BigB was awarded in Hong Kong. Ironically, local media did not the cover the moment, not even a caption story. Without a trace!

Thanks for Reuters and Rediff.com, we can still find out that he did come to Hong Kong and received the honor.



Amitabh Bachchan poses with his trophy after receiving the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at the Asian Film Awards in Hong Kong March on Monday.

Festival director Shaw Soo Wei said Bachchan left a mark on world cinema "with tremendous talent, a rigorous work ethic and an uncanny ability to reinvent himself."

Wednesday, March 17, 2010

Local Bollywood fans were interviewed

Yesterday, SCMP published a report on local Bollywood movies fans.

"Just can't get enough

SCMP, 16th March 2010
Written by Vivian Chen


Touts move in as soon as Agnes Tse Nga-chi walks up to the entrance to Chungking Mansions, but the financial consultant isn't interested in trying the curries in one of the South Asian restaurants at the Tsim Sha Tsui landmark. Instead, as the security guards steer the posse away, she makes her way up a narrow staircase to a DVD shop on the first floor.

I wouldn't normally come here, but what other options have I got? This is one of the few places where I can get Bollywood films in Hong Kong, says Tse.

The 29-year-old can't get enough of India's escapist movies and has watched more than 100 over the past six years. Tse's blog, where she regularly gives updates on new productions, movie reviews and celebrity gossip, has attracted more than 13,600 views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Not surprisingly, South Asians make up most of the audience in Hong Kong for Bollywood productions, but the films are winning a new following in the larger Chinese community. Tse has got to know a number of fellow fans through the internet. Some also contribute blogs, including Kristy Wong Yee-man, whose Namastehk has received than 20,100 views since 2008, and Martin Wan Kwok-wai, who writes the Bollywood in Hong Kong blog under the name Loso.

..."

(For the rest, please visi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website.)

Tuesday, March 09, 2010

My Name is Khan

節錄自《信報》和《金融時報》

沙魯克汗這次來倫敦是為了宣傳新電影My Name is Khan(此片大破印度電影在英美的票房紀錄,在英國上映第一周便錄得近100萬英鎊的票房)。

主題異常敏感

沙魯克汗在戲中扮演一名於「九一一」動盪時期在美國生活的孤僻伊斯蘭人。我指出他用自己的名字做電影名稱可能有點奇怪。他傾身向前,在煙灰缸抖下煙灰,對我展開他那特有的迷人微笑。「人們都覺得我很傲慢,但我不是。我們為電影改名時,我告訴卡蘭(Koran Johar,本片導演,也是沙魯克汗的好朋友),人們現在會說我們開始用我的名字做電影名稱了。」我以為用「Khan」來命名是因為那明顯是伊斯蘭的姓氏。但沙魯克汗只說這個名字與角色吻合。「他(電影主角)對大部分人都有意見,包括自己的妻子。他無法講自己的名字因為『Khan』應該是用喉頭蓋(epiglottis)發音的。」他說,然後示範用喉嚨後部發音。

雖然這部感人的愛情電影是典型的沙魯克汗作品,但主題卻異常敏感。印度以印度教為主,沙魯克汗本身是伊斯蘭教徒,而他的妻子是印度教徒。他極少在電影中碰觸宗教或種族問題。這部新片會不會是印度電影趨向處理更沉重主題的徵兆?

「我從未想過電影是要來改變社會的……我不是輕率,但我相信,我所做的任何電影和演出主要目的是盡量娛樂更多人。」他停了一下,傾身按息香煙。「但可能當你達到我這種明星地位或擁有那麼大的感染力時,你就會有更大野心,心想也許我可以在娛樂中投入更多自己的觀點。」這些年來,沙魯克汗演過很多角色,從老練的黑社會頭子到沉溺酒精的情人到輪迴再生的演員。他從寶萊塢另一傳奇人物巴赫卡安(Amitabh Bachchan)那裏接過印度版「百萬富翁」節目的主持人之職。但他最為人熟悉的仍是他在「masala」電影 (混合歌舞的愛情電影)中的演出。「你看,我喜歡masala,享受masala帶來的樂趣。如果你想讓所有人認識你,這是非常重要的。印度人面對很多實際問題,需要有人帶他們逃離現實幾個小時。」我說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場masala。生於1965年的沙魯克汗有一個姐姐,兩姐弟在新德里一個中產家庭中成長,他後來到基督兄弟會(Christian Brothers)經營的聖高林巴(St. Columba)學校上學。其父親米爾塔傑(Meer Taj Mohammad)於1928年在白沙瓦(當年是印度領土)出生,經營一個不太穩定的運輸生意,曾是爭取印度擺脫英國統治的戰士。在1980年,沙魯克汗十四歲時,米爾塔傑死於癌症。他們兩姐弟由母親帶大。他母親是地方法官,並經營餐廳和貿易生意,於1991年去世。

沙魯克汗擁有漢斯主權學院(Hans Raj College)的經濟學學位,但是未有完成大眾傳播系碩士的課程。在八十年代後期離開大學後,他獲得演出電視連續劇的機會。我問他是否認為自己是個認真的演員。「我是個了不起的演員啊。」他以開玩笑的口吻說,然後把吃完了的碟子放到桌上,開始更認真地回答我的問題。

「我沒有必要嘗試解釋我演戲有多認真。」他說。「我覺得藝人不應該說:『我對我的工作很認真。』我的工作應該是當你看到我的作品時,會覺得那也可以是你。這是我為什麼會成為明星,因為看了我演出的男生及女生,95%會想:『我也做得到。他又不是長得特別好看。』米高堅(Michael Caine)曾很漂亮地說:『我在電影中演出時,不是嘗試讓你們看到我演得有多棒,或我在演什麼,而是嘗試做一面鏡子,讓你們知道這就是你們自己做的事。』」

「去歌舞表演化」

寶萊塢電影在海外居住的印度人之間可能很受歡迎,但需要如何吸引其他西方觀眾?我指出,如果印度電影可以做些歌舞以外的事,可能有助打入西方主流電影市場。

事實上,沙魯克汗為沒有歌舞表演的印度電影創造了一個詞「去歌舞表演化」(uncabaret-ifying)。這個過程正在進行,但沙魯克汗強調,音樂將繼續是印度主流電影的重要部分。「如果我去看成龍的電影,我一定要看到功夫,印度電影也是這樣,如果沒有音樂,那就讓人有些失望了。」他點起另一支香煙,一名進進出出的公關人員給了他一杯咖啡,我正好問到他這樣的一位超級巨星如何處理家庭生活。他和妻子戈麗(Gauri)於1991年結婚,有兩名子女──十三歲的兒子阿里安(Aryan)和十歲的女兒蘇漢娜(Suhana)。 他說自己發展出一個巧妙的心理架構來處理其巨星地位。他相信自己的魅力來自他是一個「平凡人」,但如果名氣開始蓋過了這個平凡人的自我,這種魅力便會消失,於是他決定把自己─作為丈夫和父親的沙魯克汗─視為超級巨星品牌沙魯克汗的員工。

「我認為自己與觀眾之間的連繫是我的中產身份。我是一個非常簡單直接的人,沒有不可思議,不是以明星概念來宣傳,這很重要。但誘惑是有的,我如何避開?我會想:『你知道嗎?我應該把自己當作僕人;我應該是一個員工,一個工作得非常出色的員工。』」那怎樣才算表現出色?「繼續做一個簡單直接的人,像二十年前初入行時那樣的工作,把每部電影中當作是我第一部,也可能是最後一部的作品。」他續道:「當我在台上時,我覺得自己是那麼有力量,不可能出任何差錯,什麼都難不到我。我到任何地方都有十萬人及十萬架攝影機跟着,讓我覺得自己是無敵的,但那不是真的。我的肩膀剛受了傷,我曾弄碎膝蓋(為電影拍攝特技鏡頭時)。我剛剛無法向兒子說明一條數學題。我怎可能是無敵的呢?因此,我實在是個小人物,不過,是的,我正在為一個很重要的人工作。」沙魯克汗一家住在一座大孟加拉式平房,名為「願望」(Mannat),位於有錢人聚居的班德拉(Bandra)住宅區,接近孟買的北部海岸。沙魯克汗告訴我,他周末拒絕接電話。當他與子女看電視的時候,在他家裏走來走去的秘書會嘗試要他作出與商業有關的決定。「我在看《樂壇Teen后》(Hannah Montana)時做過一些最重要的商業決定,有好有壞。」我們的話題回到孟買上。孟買是個混合印度所有族裔的大都會,但當地政客對外來者變得愈來愈有敵意,包括沙魯克汗這些來自印度其他地方的人。沙魯克汗拒絕讓這些偏見標籤自己。「我是個演員,我是印度人。我的父親曾為國家自由而戰。我相信無論是國家或者人民,都不應該把人分門別類。」

Labels:

Sunday, March 07, 2010

HKIFF 2010 - Tribute to Guru Dutt

斐聲國際,歐美影友認識亞洲的門窗、在亞洲區歷史悠久首屈一指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今年選映了古魯達特(Guru Dutt)的四齣作品兼舉辦座談會,中文介紹中還說大師的作品已成原型經典,「不識這些寶,不會懂寶萊塢」!

不知道這是否出於廣告語言,想吸引本地影痴購票入場?這樣說未免太誇張了吧。誠然,Guru Dutt大名鼎鼎,我每次想到對於十二年前錯過《紙花》也扼腕輕嘆,但寶萊塢人村眾多,風格多變,沒有話欠了誰就是不懂寶萊塢之說。難道沒有看過John Ford的電影就不懂荷理活?沒有看過費穆的作品就不懂中國電影?不識北野武就不懂日本電影?至多只能說對該國電影的認識不完整。相對而言,英文的引言,就平實得多。

香港國際電影節對介紹印度電影又有多大貢獻?上一次大動作地舉行專題選映已是十二年前,而今次選擇的亦已是辭世已四十六年的故人。反觀其他亞洲電影強國,日本的小津、黑澤明、寺三修司、Sabu......等導演作品多得不能盡錄,連若松孝二都不遺漏;伊朗的基阿魯斯塔米是必然之選、南韓洪尚秀不能錯過,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的佳作仍年年入選。寶萊塢電影?在Don之前可以算得出有多少齣?當然,如果你像 Uttara (2000年作品,第廿五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選映電影)那樣在威尼斯影展中奪得導演大獎,那又另作別論。從選片的取態上,我們可以看到比荷理活電影情節更多。

不過,如果影痴有時間,我還是建議大家把這四齣電影全部看遍,畢竟機會難逢,在本地大銀幕觀影的機會肯定比山田洋次作品的少。但願日後隔年(也不敢奢望年年了)也會介紹一些舉足輕重的寶萊塢電影,讓香港影痴可以補上自1694年到近幾年間,對寶萊塢電影的認知空白。

其實,1948年的《想入翩翩》(Kalpana)、 1951年的《浪子心曲》(Awara),以及 Govindan Aravindan 的 《變身遊戲》(Kummatty) 和《哲達巴林》(Chidambaram) 也應該是很值得一再選映的作品。

P.S.
1998年,第廿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曾以「印度電影的歌與舞」為題,選映11齣印度電影:
1) Sant Tukaram, 1936
2) Street Singer, 1938
3) Kalpana, 1948
4) Awara, 1951
5) Pyaasa, 1957 (今年也有選映)
6) Kaagaz ke Phool (aka Paper Flowers), 1959 (今年也有選映)
7) Amar Akbar Anthony, 1977 (這個不用介紹了,相信本地寶萊塢影痴早已耳熟能詳)
8) Sankarabharanam, 1979
9) Kummatty, 1979
10) Bhavni Bhavai, 1980
11) Bombay, 1995 (曼尼.拉南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

當年電影節舉辦了講座 ﹣「印度電影之歌與舞二三事」(Lecture: Evolution of Song and Dance in Indian Cinema),由印度國家電影資料館前館長納亞(Mr. P.K. Nair)主講,是英文講座。

同期,第廿二屆電影節還向印度紀錄片導演晏納.柏域丹 (Anand Patwardhan)致敬,選映了以下紀錄片:
1) Waves of Revolution
2) A Time to Rise
3) Bombay, Our City
4) In Memory of Friends
5) In the Name of God (欲了解 Slumdog Millionaire 的小主角為何失去至親,應看此紀錄片)
6) A Narmada Diary
7) Fishing: In the Sea of Greed
8) Business as Usual/ We're Not Your Monkeys/ Occupation: Mill worker

在當年的亞洲視野中,也選映了三齣印度片:
1) Dahan (aka Crossfire),暴烈餘波
2) Iruvar (aka The Duo),影壇政壇兩冤家 (兩場+一場露天放映)
3) Hyderabad Blues 金山大少

Labels:

Saturday, March 06, 2010

IIFA

國際印度電影大獎頒獎禮

看到〈盛事基金〉只批出一項申請的消息(明報:盛事基金次輪僅批1項申請),心中不禁扼腕。香港要爭取盛事,有很多東西可做,如爭取《國際印度電影大獎頒獎禮》(International Indian Film Academy Awards)在香港舉行。

這個頒獎禮是寶萊塢每年一度的盛事,自2000年起,每年在不同城市舉行(2000年@倫敦、2001年@南非太陽城、2002年@大馬雲頂高原、2003年@南非約翰奈斯堡、2004年@新加坡、2005年@荷蘭阿姆斯特丹、2006年@阿聯酋杜拜、2007年@英國約克郡、2008年@泰國曼谷、2009年@澳門威尼斯人渡假村)。寶來塢都會精銳盡出,星光煜煜!寶萊塢的影迷(不少是非富則貴的豪客)自然蜂湧而至,對一個城市的名氣和旅遊業均有幫助。

環顧四周,大馬、新加坡、泰國,甚至澳門,都先後爭取主辦權,藉頒獎禮而帶來同期進行的FICCI IIFA Global Business Forum、IIFA Fashion Extravaganza、IIFA World Premier,可促進商貿,尤其是時裝和電影產業的活動。無奈香港就是沒有人有眼光,肥水只流別人田。

Tuesday, March 02, 2010

My Anthropology background

Recently, I was asked if my study has any link to my interest in Indian films. Well, I don't think my environmental studies has anything related to Bollywood, but my Anthropological training might help me to accept foreign culture. Does that means I'm more easy to fall for foreign culture? "Noble savage" is not my cup of tea. Every culture has their good and bad. So does movies.